目前所完成的 OpenShift 對應繪圖連結為: http://python-40123149.rhcloud.com/ag7/a40123149_task2_1>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期中報告操作流程介紹

  1. 輸入git clone 班級的倉儲,使遠端資料能夠與個人近端倉儲同步。
  2. 若已經git clone班級的倉儲過了,則git pull使個人近端倉儲與班上的倉儲同步。
  3. 輸入cd tmp進入tmp的資料夾(Y:\tmp )。
  4. 輸入cd cdw2進入tmp的資料夾(Y:\tmp\cdw2),準備完成。

  5. 複製scrum1_task1檔(tmp\cdw2\users\s2a\g100)到各組下的資料夾(tmp\cdw2\users\s2a\g7),然後利用SciTE開啟進行修改。

  6. 修改檔名與涵式名稱,命名成a12345678_task1。
  7. 刪除outstring = ''' 到from javascript import JSConstructor間的程式碼。
  8. 刪除O(0, 0, 0, 0, 0, "lightyellow", True, 4) 到 ''' return outstring間的程式碼。
  9. 修改 basic101 = cmbr.dup() basic101.rotate(180) basic101.translate(80, 100) 與 cmbr.appendPath(basic101) 等。 決定每個鍊條的角度、起點位置與終點位置。
  10. 完成修改個人python檔後,同樣利用SciTE開啟myflaskapp.py檔(tmp\cdw2)。

  11. 新增一個同樣的scrum1_task1檔(tmp\cdw2\users\s2a\g100),此為統整的檔。

  12. 修改檔名與涵式名稱,命名成ag7_task1。
  13. 刪除決定鍊條的程式碼。
  14. 增加的程式碼,此為呼叫a12345678_task1檔案。

  15. 每個人完成修改個人的python檔後,同樣利用SciTE開啟myflaskapp.py檔(tmp\cdw2)。

  16. 增加 import users.s2a.g7.ag7_task1,此為導入ag7_task1檔案。 import users.s2a.g7.a12345678_task1,此為導入a12345678_task1檔案。
  17. 增加 app.register_blueprint(users.s2a.g7.ag7_task1.ag7_task1) 此為註冊ag7_task1檔案。 app.register_blueprint(users.s2a.g7.a12345678_task1.a12345678_task1) 此為註冊a12345678_task1檔案,完成修改。

  18. 輸入git add -A,將新增、修改、刪除所有的檔案。

  19. 輸入git status,檢查。
  20. 輸入git commit -m "message",快速提交,而"message"內為敘述。
  21. 輸入git push https://github.com/12345678/cdw2.git,把資料推到遠端的個人倉儲。
  22. 輸入帳號與密碼後,在https://github.com/12345678/cdw2.git點new pull request的按鈕,使個人倉儲與班級倉儲同步。
  23. 讓有權限的組員同意與班級倉儲同步,做這步驟前要先確認有無衝突,成功推至遠端。

  24. 在已經有openshift的各組網站前提下,把資料複製到python的資料夾下(\tmp\python)。

  25. 輸入cd python進入python的資料夾(Y:\tmp\python)。
  26. 輸入git add -A,將新增、修改、刪除所有的檔案。
  27. 輸入git status,檢查。
  28. 輸入git commit -m "message",快速提交,而"message"內為敘述。
  29. 輸入git push ssh/……………………,把資料推到遠端的openshift各組網站,成功完成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期中報告心得

根據教授上課內容,能夠利用雲端進行協同設計,有效的節省溝通時間,如果沒有利用雲端協同進行,而是在近端進行設計,光是溝通就有很多困難, 且要花費大量時間,更不要說如果要統整資料會令最後提交著造成嚴重的身心疲憊,就我看來,所謂的協同設計應為有系統、有效率且正確地進行多人同步之產品設計。 但在學習的當中也是有遇到一些困難,分別列出幾點。 一、當在近端設計完成後,沒有檢查便推至遠端,造成衝突,會耗費大量的檢查時間。所以,應該於近端執行檢查,乃至沒有衝突時再與遠端同步,這樣才能降低系統資料癱瘓的機率。 二、openshift與github無法同步,當在近端把資料推到遠端時,要分別推至openshift與github,也就是要把其中一個資料複製到另一個資料,而這”複製”的動作便會形成不必要的時間,目前我還無法找到一個可以同時把資料推到遠端之openshift與github的方法。 三、多人協同時最大的困難是衝突的發生,不論是個人或是其他人的資料所造成的,故處理衝突是最為累人與麻煩的。 經由以上幾點瞭解到,協同產品設計應該要有系統、有效率且正確地進行,降低寶貴的時間,當產品在設計時,如果我的產品比其他人更快發表,那我便擁有更多的機會,也會更快獲得消費者的回饋,進而在市場上得到很大的優勢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期中報告內容參考連結

個人的倉儲: https://github.com/40123149/cdw2

期中報告Task1: http://python-40123149.rhcloud.com/ag7/ag7_task1

各組的openshift: http://python-40123149.rhcloud.com/


Comments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